前五次水洞沟考古挖掘,到底有多少秘密?自从1923年法国的两位考古大师,桑志华、德日经发现并发掘水洞沟以来,已经向外部公布且已经整理形成文本的有五次,第一次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法国的两位考古大师发现并发掘了水洞沟,从此沉寂了3万多年的水洞沟夜空被打破;也标志着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被正式的确立;随后中国和前苏联组成的中苏古生物考古队对水洞沟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发掘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第三次是裴文中院士率领中科院进行的第三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首次证明了水洞沟既有旧石器时代的遗存,也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间接证明了水洞沟古人类遗址是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一段时期;第四次考古同样出土了大量的石器,这些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石核,石叶等,也出土了少量的动物化石,肿骨大角鹿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第五次考古发掘是在2003年开始的,一直到2007年才结束,这次也是中科院与宁夏当地的研究人员共同主持挖掘的,这次也是参与人数最多,耗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挖掘,出土了鸵鸟蛋皮项链等等,从管理学上的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这就直接可以说明当时的水洞沟人在生产和生活上已经达到同时代最高的水平,懂得用装饰品来美化自己。
在宁夏迎来全域旅游的今年,水洞沟的第六次考古挖掘也拉开了序幕,据最新的挖掘研究报告表明,水洞沟古人类的生活时期要推至4.2万年前,相信在我们的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的辛勤努力下,水洞沟的神秘面纱将一层层被揭开。
文章转自:http://www.shuidonggou.com/news/3/11966.html